“我反思婚姻是不是政府的阴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导演《金都》北美虚拟上映 现预售中

《金都》MYPRINCEEDWARD

导演编剧:黄绮琳(《叹息桥》《玛嘉烈与大卫》)

主演:邓丽欣朱柏康金楷杰鲍起静

9月4日起北美虚拟影院上映现正预售

MyPrinceEdward.com

在香港知名廉价婚庆用品大厦“金都”工作的张莉芳每日阅遍无数新人,却也难逃被催婚。自从答应了男友Edward的求婚,她每天都被买婚房的压力、过时繁冗的婚礼规矩,干涉过多的亲家逼破极限。十年前用钱帮她解决燃眉之急的陌生大陆假结婚对象杨树伟此时突然出现,令她陷入更深的窘境…

曾编剧近年最受好评港剧的黄绮琳首执导筒,用源于自身经历的微观故事挑战了全球女性同样面对的宏观性别和社会经济压力,从本土女性的角度丰富了香港的国际叙事。具人情味和多面性的电影创作抽丝剥茧婚姻制度,挑逗基于地域身份和婚姻想象自由的局限性,也抚慰了我们消费耸动头条的焦虑和愤怒。

《金都》北美预告片

“历年香港首部剧情片中最优秀的一部,没有之一!”

香港影评人-舒琪

“一定要看……目前香港大片绝对不敢碰的东西,却在这裡一目了然,抽丝剥茧中港关系,更照见自己的内心所需。”

——闻天祥金马影展执行长

“《金都》像给港女的一封情书,提醒你别要为结婚,买楼烦恼。尤其人生在世,各有对幸福自有定义。”

——VOGUE-DanielCheung

“创作者对自由的思考并未浅尝辄止于对白里的机锋,还反思了“婚姻”和“地域身份”这两个关键词对于“自由”的直接对应关系。政治面社会面的沉重无解,落到个体对个体的直接碰撞时,被诠释得轻盈灵巧。有朋友看到《金都》后的感受是“体量两地难处”。批判力并不是极尽刻薄才达成,在圆润平衡的表达里,同样有火力全开的锋利戏谑。”

——贾选凝《端传媒》

“《金都》不是要以“女性独立”反过来批判男性、“渣男化”男性角色,而是诚实地告诉你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真相,互相理解的爱情很难达成,因为更难理解的从来就是“爱情”本身。”

——ELLE-DOMINIQUECHIANG&郑芳

“拍摄爽朗明快,对白诙谐搞笑,绝对没有现在流行的虚无扮文青。”

——BSIDE-何兆彬

“透过“真婚姻”与“假婚姻”开地图炮讽刺香港社会的种种问题……导演打碎过往电影中爱情世界的粉红泡泡,回归到最血淋淋的现实层面!”

——多多看电影

“在香港这个看似自由,实则还是有个无形框架的社会中,如何看待感情、寻找真我,一段“假结婚”只不过是问题的触发点,重点还是想观众想清楚婚姻的真义,而剧本胜在没有刻意放大感情的阴暗面,观众还能找到共鸣的位置。”

——观影记事JackyFu

“过往香港电影中内地人的角色样板化尤其严重,往往是戏里的二等人,不只是戏剧性和篇幅上的二等人,也是电影中角色张力中的二等人。《金都》将他与男女主角齐平,认真写了他的複杂……观众也好久没有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这麽真实和活生生的人物。”

——寇斯珮HK01

“无疑有着大将之风,用窄狭的场景圈住资深演员的能量,却不显躁郁或是闷忿,而是行云流水,澹然地来去,又隐含杀机。它的情境带着十足的爆发潜力。”

——YahooTW-张砚拓

迷影精神赏

年度推荐影片

2019年“年度华语新电影十佳”

香港电影金像奖

新晋导演黄绮琳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林二汶

台湾金马影展

NETPAC亚洲电影奈派克奖

入围

纽约亚洲电影节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圣地亚哥亚洲电影节

旧金山CAAM电影节

“我反思婚姻是否是政府的阴谋”

“深刻描绘了婚姻制度如何影响现代女性和现代人的生活。”

—台湾金马影展乃派克奖评语

童话爱情故事的结局说:

“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现实里结婚是爱情的幸福结局吗?

女生心态“恐婚”还是“恨嫁”

对婚姻利弊的理解都难免以偏概全

现实中每个不同境遇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态做不同的选择

都会走向不同的体验

因为港剧《叹息桥》广受好评的编剧黄绮琳

在30岁生日那天

用创作剖析调侃了自己“结婚未遂”的真实经历

一吐为快的她决定突破社恐舒适区挑战导演

“我跟前男友跟片中相似是未婚同居,他曾向我求婚,我都有想过结婚,但后来男方长辈介入,种种原因选择结束关系,令我开始反思婚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结婚是否为政府的阴谋。我的父母不在小孩面前亲热,小时候以为长大政府会派老公给我,结婚和爱情是不一样的。”

影片幽默展示了港女张莉芳和她的“王子”Edward彼此的感情依赖,又通过她被发现曾与大陆人杨树伟“假结婚”带来的冲击,冷静讨论了婚姻法律对财产和户籍的实际意义,高房价和结婚必有房观念的矛盾,导致年轻一代对父母辈的经济依赖和生活自由的缺失,一夫一妻制合理化伴侣间的物化占有和人格侵犯,以及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

幸福的爱必须统一标准答案吗?

当琐碎无常的现实里

婚礼仍在明目张胆地模彷童话

用梦幻的布景、夸张的礼服、精致的造型、煽情的对白

和来宾都已倒背如流的仪式表演

背靠不合时宜但根深蒂固的婚恋观

宏观调控经济和人口的政府

联合房产、婚庆、母婴、教育等等行业……

向世人输出:

“婚姻是爱情代价虽高却不容质疑的唯一标准答案”

黄绮琳不被这暴力的“美好”剥削

也不急着下结论

而用一部诚挚机敏甚至可爱的处女作

不卑不亢地反问:

“真的吗?为什么?”

坦诚开放的陆港对话

“短兵相接的陆港现实故事里,最不缺乏的就是冰冷仇视与无从扭转的恨,但这套戏却展现出了不必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去讲述陆港差异的叙事可能。”——贾选凝《端传媒》

紧张刺激的港片里

香港是高楼林立的追逐和决战背景

竞相争取流量的平台上

香港成为愤怒和焦虑的投射目标

对黄绮琳和无数港人来说

香港是承载着记忆与温情的人情社会

外表多元现代内核传统怀旧

1922年,爱德华八世访问英属香港

命名当地一个街区“太子”

之后他为爱人放弃王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广为流传

《金都》的英语片名“MyPrinceEdward”

和男主角的名字“Edward”就从这里来

黄绮琳认为

太子区和爱德华八世

代表了香港人对英国的复杂情结

以及香港男人缺少野心的性格特点

从小生长在太子常年住金都对面的她

目睹鱼龙混杂的商场里

婚庆用品小商贩中医诊所私人侦探陆港公交车站

随着全球化电商网站的出现和租金的上涨

从繁荣走向衰落成为城市变迁的缩影

十年前大陆移民热衷通过与香港人假结婚获取香港身份

但随着大陆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近来香港的动荡

这种移民捷径变得鲜有人问津

在香港浸会大学的MFA项目

黄绮琳身为班里少有的本地学生跟来自大陆的同学们直接接触

对他们有了不同于以往媒介里刻板印象的了解

他们关于陆港之间

生活差异新旧观念自由程度的讨论

都被大胆放在张莉芳和杨树伟犀利又好笑的对话里

开放善意坦率从容的态度

令当下角力的世界各方势力的叙事显得心机狭隘

“大陆男生就和片中大陆人杨树伟一样,往往抱有更远大的眼光与理想,知识涉猎广泛,脱口即是理论……他比阿芳更有自由表达自己情感。

比起阿芳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杨树伟一直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他想要香港身份证,他想去到更远的地方发展事业……从剧情去看,阿芳在帮助树伟;从角色去看,反而是树伟给了勇气阿芳,去反思其生活并予以实践。”——黄绮琳

逆势而上的新港片女导演

“港片已死”的论调年年不绝于耳

从黄金时代享誉全球的本土巨星们领衔的一年数百部的产量

到如今一年拍摄几十部仅十几部得以上映的窘境

背后有香港电影人才流失、传承断代和文化中心迁移、粤语式微种种原因

受学姐也是《沦落人》导演陈小娟鼓励报名创意香港的“首部剧情片计划”前

黄绮琳出过书做过大学行政办过影展为独立乐团作过词给漫画写过故事

编过网剧拍过企业广告

短片入围过包括杜琪峰举办的的鲜浪潮在内的多个影展

但朝不保夕的工作和收入让她在30岁生日那天感慨

自己终于成为一事无成的“中女”

绝望沮丧中又燃起熊熊斗志

促使她边看着窗外的“金都”霓虹灯牌

边写完了自己的首部长片剧本

这个故事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赢得资助

还收获了包括张叔平、关锦鹏、庄文强、叶锦鸿、陈淑贤等一众幕后前辈

和戏骨鲍起静、明星邓丽欣幕前的支持

仅用325万港币在18天内拍摄完成

曾有声音质疑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项目是凭创作者的性别和低廉的制片成本取胜

直到成片首映赢得海内外无数观众媒体和奖项的嘉奖

这些偏见的批评才销声匿迹

舆论感叹“港影不死”

是一个年轻女导演以小博大以柔克刚的才华

为它的未来探索出了新的可能性

影片在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后

黄绮琳在自己的脸书发出了之前自己写的短文:

“坎坷过后,《金都》终于拍摄完成。大家说我‘快手’,但原来快慢是主观的,对我来说,我还是太慢了,仅仅迟了半年,赶不及让爸爸看到全片。《金都》得到一些影评人的喜爱,获得一些奖项和嘉许,这些幸运都也带着遗憾。

可幸的是我仍然记得三十岁生日那天突然涌起的那垂死争扎的热血,在香港电影工业完全消亡之前,跟其他新导演朋友们赶上了末世列车,尝试有意识地‘不妥协’。

今天我这个三十二岁的中女,好像比一事无成多了一点点。”

在充满未知的2020

橙橙带来这部温暖又睿智的小品

希望你能从中收获这种‘不妥协’的力量

找到和成就自己定义的爱、独立和自由

《金都》北美海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